胆囊息肉:别怕,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!

2025-02-06 16:02肝胆外科 欧扬

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,体检成了大家了解身体状况的重要途径。你有没有在体检报告上看到过“胆囊息肉”这几个字,然后心里咯噔一下,开始各种猜测和担忧呢?

别怕,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看似神秘,其实并不那么可怕的胆囊息肉。

 

 

一、胆囊息肉:你是谁?从哪里来?

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凸出或隆起的一种病变总称,简单来说,就是胆囊壁上长了个小包包。它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,大多数时候,都是在进行腹部B超检查时,这个小家伙才会不经意间闯入大家的视线。

你可能会问,为什么会得胆囊息肉呢?原因可能有很多,比如胆囊炎、胆囊结石,还有肥胖、吸烟、高脂血症等等。但别担心,大多数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的。

二、真性息肉与假性息肉:一对让人纠结的兄弟

1、假性息肉:主要是因为胆固醇与脂汁酸溶解失去平衡所形成的结晶。临床上大多息肉为胆囊假性息肉,而且绝大数假性息肉是没有任何症状的,恶变的可能性极低,一般不需要手术,只是在体检过程中偶然发现。

2、真性息肉:存在良性与恶性的可能,其中最常见的是良性息肉,也就是腺瘤。但需要警惕的是,腺瘤性息肉是胆囊癌的前期病变。因此,准确判断胆囊息肉的良恶性至关重要,这有助于及早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,从而能够及时采取手术切除措施。

那么,怎么区分它们呢?这就需要借助B超检查、超声造影、CT检查等手段了。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、数量、是否有血流信号等信息,来判断它的性质,然后进行有针对的治疗。

三、治疗胆囊息肉:手术?还是观察?

说到治疗,你可能会想,是不是要一刀切掉才安心?其实,大多数胆囊息肉都不需要特殊处理,尤其是那些无症状的假性息肉。只有当息肉出现临床症状、合并胆囊结石、直径大于10mm、或者影像学检查测及血流信号时,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。

手术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,这是一种微创手术,创伤小、恢复快。术后,你只需要注意合理饮食、保持良好的心情,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生活了。

四、生活方式的调整:预防胜于治疗

除了手术治疗外,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和治疗胆囊息肉的重要一环。

保持低脂饮食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、炒菜时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、避免食用煎炸熏等油腻食物、加强锻炼减肥、注意高血脂的治疗……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,其实都能有效降低胆囊息肉的发生风险。

五、正确认识,不恐慌,积极应对

总的来说,胆囊息肉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。只要正确认识它、不恐慌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、有问题及时到正规医院肝胆外科就诊。

所以,下次体检再看到“胆囊息肉” 这几个字时,别再紧张啦!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它,你会发现,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可怕。

 

参考文献

杨健, 吴忠均, 廖锐 胆囊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,中华肝胆外科杂志, 2024, 30(5)

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视频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