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肝功检查:转氨酶和胆红素背后的健康信号

2024-12-25 09:49检验科 黄宜峰

肝脏作为我们体内的重要器官,其功能复杂且多样,包括解毒、代谢、储存能量以及合成重要蛋白质等。然而,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强,在初期受损时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,因此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显得尤为重要。本文将为您解读肝功能检查中的两项关键指标:转氨酶和胆红素。

一、转氨酶——肝脏健康的“晴雨表”

转氨酶,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(ALT)和谷草转氨酶(AST),是肝细胞内两种重要的酶类。正常情况下,这些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,仅少量释放入血。但当肝细胞受损时,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破裂,导致大量转氨酶泄露进入血液,从而使得血液中的转氨酶水平升高。

1、谷丙转氨酶(ALT)

作用: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,是反映肝细胞损伤敏感的指标之一。

升高意义:ALT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病、药物性肝损害、脂肪肝等。轻度升高也可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、过度劳累、近期饮酒、熬夜等因素有关。

2、谷草转氨酶(AST)

作用:不仅存在于肝细胞内,还广泛分布于心肌、骨骼肌、肾脏等组织中。因此,AST的特异性较ALT低。

升高意义:AST升高除了见于肝脏疾病外,还可能与心肌梗死、心肌炎、肌肉疾病等有关。当AST/ALT比值大于1时,可能提示酒精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可能性增加。

二、胆红素——黄疸背后的秘密

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的产物,经过肝脏转化后,最终通过胆道系统排出体外。胆红素代谢的异常是导致黄疸(皮肤、巩膜黄染)的主要原因。肝功检查中通常检测的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、直接胆红素(结合胆红素)和间接胆红素(未结合胆红素)。

 

1、总胆红素

定义: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之和。

升高意义:总胆红素升高提示胆红素代谢障碍,可能源于溶血性疾病(红细胞破坏过多)、肝细胞性黄疸(肝脏损伤导致处理能力下降)或梗阻性黄疸(胆道阻塞)。

2、直接胆红素

定义:经过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,能溶于水,可直接随胆汁排出。

升高意义:直接胆红素升高通常指向胆道梗阻,如胆结石、胆道肿瘤等,导致胆汁排泄不畅。

3、间接胆红素

定义:未经过肝脏转化的胆红素,不溶于水,不能通过肾脏直接排出。

升高意义: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,如溶血性贫血,以及吉尔伯特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。

 

三、转氨酶与胆红素两者之间的关系

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性,但并非绝对规律。当胆红素产生过多或排泄不畅时,可能会导致转氨酶轻微上升,因为胆汁淤积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。然而,个体差异较大,有些人可能对胆红素升高有更好的耐受性和适应能力,从而避免明显的转氨酶升高。

 

 

肝功检查前注意事项

1、空腹检查:肝功能检查需要空腹抽血,检查前8~12小时内禁食最佳。

2、 避免不良习惯:检查前避免熬夜、饮酒、剧烈运动等,这些行为可能影响检查结果。

3、告知药物使用情况:检查前主动告诉医生目前服用的所有药物,有些药物在检查前需要停用一段时间

转氨酶与胆红素作为肝功检查中的关键指标,对于早期发现肝脏疾病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。然而,单次检查结果的异常并不足以确诊疾病,还需结合临床表现、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。面对检查结果的异常,应保持冷静,及时咨询专业医生,遵循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。

 

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视频号